Beware the Ides of March

( : 本文含大量劇透 )


起初電影上映的時候,以為是叫The Idea of March


Ryan Gosling + George Clooney = 一中一青女士最愛組合


看過電影trailer略知是關於選舉場上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,便先入為主認定電影的名字意思是關於選戰背後的政治意念。

後來看完過後才發現我犯了一個重大的錯誤,電影的真正名稱是 The Ides of March( 2011) 港譯:選戰風雲 。


The Ides of March是羅馬月歷三月十五日的寫法,亦是羅馬古代一件重要歷史事件的發生時間和名稱 - 三月十五日,獨裁官朱利葉斯·凱撒於當日遭親信及擎友計劃刺殺,事件更被莎翁改篇為著名的悲劇Julius Caesar。


莎翁名著﹣Julius Caesar


羅馬人相信三月十五日是大兇之日,"It is said that on ides of March the sea succumbs to chaos and the full moon brings high tides. (Source from Wikipedia)"「傳說三月十五日,海面會無比混亂;滿月會帶來潮漲。」,種種的因素令這個日子蒙上一陣撲溯迷離的氣氛,所以該劇有一句名句"Beware the Ides of March"「小心三月十五日!」 。相信電影命名者正正是跟據這些點,巧妙地用來取名。


電影透過美國初選帶出選舉的黑暗和政治真實的一面。以女角Molly懷有政客Morris骨肉的情節帶出政客的埋沒良心和虛偽;男主角Stephen因被對手設計陷害而遭恩師Paul辭退,從而學懂政壇上不擇手段的遊戲規則。導出政壇的角力不只需要聰敏,還要懂得弄手段。政壇上所有人都只是政客的棋子,每一步都有可能是陷井,要步步為營方可存活,對比想像中更醜惡。


個人而言Ryan Gosling的表演未算突出 


諷刺政治的電影,含沙射影絕對少不了:每次政客Morris對公眾演說的時候,Stephen的恩師Paul總形容他們的競選人的話為"Bull Shit"(廢話)意指政客的話都是空頭支票,不可盡信;另外,電影花了一段情節描寫競選人顧問和傳媒之間的關係,身為競選人顧問的Stephen跟記者Ida以「最好朋友」互相戲謔,暗治人物跟傳媒的互相利用和影響。

這類美國選舉電影總叫人喜愛,諷刺時弊之餘又給人無限的思考空間,看來葉念琛導演在十分愛的金句用在The Idea of March會更合用:
「呢個世界咩呢,淨係咩都係掩眼法黎o既o者,你睇到o既野未必係真,真o既野呢,你又未必會睇到喎」

Source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Ides_of_March
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Julius_Caesar_(play)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